Day 3. Wang ZhenYi 王貞儀:解釋日月蝕原理的天文學家

天文學家🌘|數學家|詩人

林庭安 Ting-An Lin
4 min readMay 24, 2020

我從2020年5月20日展開這個介紹女性科學家的計畫:「50天,認識50位女性科學家」,在五十天中,一天介紹一位對人類科學歷史有重要貢獻的女性科學家。點此了解更多

王貞儀:天文學家🌘|數學家|詩人

1768 -1797|中國

  • 做模型實驗、發展理論解釋日月蝕等天文現象
  • 著述評論畢達哥拉斯定理等數學定理
  • 著有數學、天文學相關的多部著作,包括給初學者學習算術的一套專書《術算簡存》
  • 創作詩詞描繪社會貧富差距等不正義的現象
  • 2000年時發現的一顆小行星(代號43259)以她命名:“Wangzhenyi”

「始信鬚眉等巾幗,誰言兒女不英雄」 — — 王貞儀

“It’s made to believe women are the same as men
Are you not convinced daughters can also be heroic?” — — Wang ZhenYi

Moon eclipse

王貞儀,完全沒有聽過的名字。當時,人們以為月蝕是因為神明生氣所造成,為了破解這個沒有根據的傳言,王貞儀用鏡子、油燈等器材來模擬太陽、月亮、地球的相對位置,以解釋月蝕真正的發生機制。活在清代乾隆年間、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時代,她卻能研究數學、觀測星象、做實驗解釋天文現象,甚至著書論述教學,想起來真是滿不簡單的。

有趣的是,王貞儀的名聲似乎是從西方傳回中國的,而且中國人們認識王貞儀還是相當晚近的事?!網路上許多中文文章寫起來的語氣都是:「哇!國外都以她來為小行星命名、許多外文的書籍都有提到她、甚至還有她的明信片耶!但我們怎麼不認識這個人呢?」滿好奇這樣的知識傳遞過程是如何發生的。不過回頭想想,類似的現象好像也滿常見的?經常會聽見許多人事物在原本的國家中默默無聞,而是到「國外」(通常指的都是歐美地區)紅了、成功了、被認可了,瞬間知名度就大幅提升了,原生國家也開始搶著報導。這代表什麼呢?外國的報導比較厲害、有代表性?反映出普遍的崇洋心態?無論如何,可以肯定的是女性科學家在中國歷史中並沒有被給予應該有的地位,不過這也不是什麼意外的發現就是了。

閱讀王貞儀的介紹時,最讓我看不懂的就是那句引自王貞儀詩句的引言。書中英文的斷句和翻譯我怎麼看怎麼覺得不懂,好不容易查到中文後才豁然開朗。詩這種東西,果然翻譯後就很難保存原有的韻味意境了,「鬚眉」、「巾幗」這些詞彙的借代意境完全不是“men”、“women”可以涵括的啊!

相關參考資料

--

--

林庭安 Ting-An Lin
林庭安 Ting-An Lin

Written by 林庭安 Ting-An Lin

在哲學學術圈探索的台灣人,研究興趣為社會政治哲學、倫理學及女性主義哲學。

No responses yet